从“市井小食”到“国民夜宵”,小龙虾为何能成为餐饮爆款
摘要:乍暖还寒,春风拂面,正是小龙虾即将上市之际。作为原产于美国的入侵物种,它本该凭借食性杂、生长速度快、适应能力强的优势,横行无忌,祸害一方,然而,它在中国却被端上的餐桌,...
乍暖还寒,春风拂面,正是小龙虾即将上市之际。作为原产于美国的入侵物种,它本该凭借食性杂、生长速度快、适应能力强的优势,横行无忌,祸害一方,然而,它在中国却被端上的餐桌,成为夏日爆款美食,引得无数吃货竞折腰。
从“市井小食”到“国民夜宵”,走红的不仅仅是小龙虾本身。
盘清往来账
小龙虾是不折不扣的外来户。它身披坚甲,难以清洗,整体含肉率只有20%,并不是理想的食物。“地沟油”、“融横膈肌”、“洗虾粉”等负面消息,对小龙虾产业也造成了冲击和影响,市场受挫,低迷不振。
2013年,在媒体的正名下,小龙虾行业逐渐复苏。业内企业借机转型升级,以加强管理、提高质量为目标的高标准产业链上线,行业进入发展的快车道。2017年,小龙虾逆袭上扬,稳居“夜宵之王”的宝座。行业的严格自律保证了小龙虾的不断走红。
算准经济账
2019年6月,某外卖平台公布了《小龙虾消费大数据报告(2019)》,直观地展示了小龙虾产业的现状。报告指出,平台2018年总共消费了约4.5万吨小龙虾,交易额是2017年的4.3倍。这些龙虾首尾相接,长度可以环赤道三圈。
就商家而言,进价30元的龙虾,加工后的售价在60元以上,销售毛利率达100%,刨去人工、房租、水电等费用,净利润有40%。业内人士指出,小龙虾人均消费超过120元,投资30万元的龙虾店,很快就能收回成本。投资少、客单高、利润厚、见效快,是小龙虾经济一路飘红的根本原因。
盯住资本账
小龙虾的高利润率引起了电商巨头的关注。这些巨头在湖北、江苏等地布局货源基地,推出了调味虾、清水虾、虾尾、虾仁等200多个品种,同时,运用一系列成本控制手段,将小龙虾的售价维持百元左右,比市场价低25%-40%,为消费者提供质优价廉的即食小龙虾。
小龙虾行业存在着“赚四个月、平四个月、亏四个月”的营销潜规则。由于秋冬季节无虾可卖,线下门店要么转做其他餐饮,要么关门歇业,实质上摊薄了小龙虾销售的净利润,影响了整个行业的信心和活力。
资本巨头避开痛点,立足O2O。小龙虾具有温度要求低、烹饪易加工的特点,适合开展外卖和生鲜配送。随着资本巨头的加入,小龙虾演变为餐饮中最具互联网气质的美食。旺盛的刚需,是小龙虾成为热门IP的直接动因。
盘点社会账
“最喜欢的小龙虾口味”非麻辣小龙虾莫属,其次是香辣、十三香、蒜蓉和油焖。正所谓众口难调,中餐有着浓郁的地域特色,一种食材很难在全国范围内普及。北京、湖北和四川是最早吃小龙虾的省市。
大数据显示,经过多年发展,小龙虾在美食地图上成功地做到了“南北通吃”,并且依据地域的不同特点,在坚持传统口味的同时,派生出蛋黄、咖喱、榴莲、芥末等网红口味,加快了产品的更新换代。小龙虾的入乡随俗,满足了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,持续走红自然顺理成章。
清点人情账
小龙虾的跨界圈地,激发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。年轻白领是小龙虾消费的主力。从职业看,各类白领是消费的主流,占比达94%。从消费者的年龄看,16-25岁的消费者同比增幅最大,达到209%,26- 35岁同比增幅也有142%。显而易见,95后堪称“吃虾一代”,未来肯定会形成更为强劲的小龙虾消费能力。
研究表明,每100克虾肉中含有蛋白质18.60克、脂肪0.80克、碳水化合物 2.80克以及钙、镁、磷、钾等微量元素,而热量仅为90大卡,属于典型的高蛋白低热量的食物。正因如此,年轻爱美的女性完全可以消除热量超标的顾虑,安心享用营养丰富的小龙虾。
另外,小龙虾上市正值暑期,高温催生出懒人经济,在家吃小龙虾无疑是人们的首选,“吃小龙虾+喝啤酒+追剧”成为年轻人消暑享乐的标配。经历“互联网+”的小龙虾从市井小食变成了居家鲜食,消费量随之迅速提升。
相较绝大多数食物,小龙虾吃起来最费事。看似任人宰割的小龙虾,却浑身盔甲,需要食客放下手机,带上手套,双手并用,才能吃到鲜美多汁的虾肉。“沉浸式”食用方法不仅让年轻人放下严重依赖的手机,还能拉长聚餐时间,融洽社交氛围,因此,年轻人把小龙虾戏称为“社交神兽”或“朋友圈杀手”,表现出爱恨交织的复杂情感。
小龙虾除了销量高,还兼职带货。在关联购买中,26-35岁消费者购买小龙虾时,有50%还会挑选啤酒,也有部分消费者选择其他水饮,一次性手套、纸巾等周边商品同样热销,形成了规模可观的“CP经济”。小龙虾和消费者的深度融合,推动了整个产业的营销和扩张。
在未来的几年中,口味研发、食品安全、储存物流等因素,决定了小龙虾品牌占领市场的主要因素。商品化的小龙虾正是吃货的“大福利”。
参考资料:
1.赵兵辉 彭颖 《小龙虾凭什么成“网红”》
2.刘映花 《“餐饮网红”背后的经济账》